纳米制剂的核心突破(四):基于脂质的纳米载体上市药物案例深度分析

发表时间:2025-02-24 14:10

引言

脂质体作为基于脂质的纳米载体的代表,凭借其靶向性、缓释性和安全性优势,已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的重要载体;在mRNA疫苗的推动下,脂质纳米粒(LNP)技术也备受关注。本文将聚焦已上市的基于脂质的纳米载体药物,梳理核心品种的市场表现,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其临床价值。


全球上市核心品种

全球药物市场已有多款基于脂质的纳米载体药物产品获批上市(见表一),其中,大多数产品为脂质体注射剂,部分为吸入脂质体制剂或LNP。


表一 全球已上市基于脂质的纳米载体药物信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主要应用于肿瘤治疗,部分应用于抗真菌感染及镇痛麻醉等领域。脂质体在不同领域应用的优势如下:

(1)肿瘤治疗: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脂质体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得益于脂质体结构赋予药物更好的靶向作用,使其能够通过高通透性肿瘤血管在肿瘤组织富集,从而提高药效并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此外,将药物包封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可延长药物循环时间,进一步增强疗效。

(2)抗真菌治疗:突破生物屏障,提升疗效

脂质体在抗真菌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降低毒性、提高药物穿透力。真菌感染,特别是侵袭性真菌感染,对免疫缺陷人群(如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威胁极大。而传统抗真菌药物因肾毒性高,临床应用受限。脂质体递送能减少肾毒性,提高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与生物膜融合,促进药物进入真菌细胞,提高杀菌效果。

(3) 镇痛麻醉:长效镇痛,减少阿片类依赖

脂质体在镇痛领域的应用主要依赖缓释技术,通过脂质体结构延缓药物释放,有效延长镇痛时间,同时降低系统毒性风险。相较于传统局部麻醉药,脂质体麻醉剂能将镇痛时间显著延长;减少阿片类药物依赖,降低术后疼痛管理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提升安全性,降低中枢神经和心血管不良反应。


中国市场表现

市场规模:2016-2019年脂质体注射剂销售额从32.7亿元增至62.2亿元(CAGR 23.9%),2020年后因疫情及创新疗法冲击略有下滑(见表二)。目前中国上市的脂质体制剂品种较少(详见表三)  


表二 2016-2021年国内公立医院脂质体市场销售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表三 国内上市的脂质体制剂产品名称及生产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主导品种: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

里葆多(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为Doxil®的国内首仿药。该药品是国内外首个纳米药物的仿制药物,采用先进的隐形脂质体技术包封,具有被动靶向特性的多柔比星新剂型,目前国内多柔比星主要以脂质体的方式销售,如表四示,2021年在样本医院销售额达46.9亿元。市场份额石药集团占其中61%,常州金远27%,复旦张江12%。

1974年上市的盐酸多柔比星注射剂对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和粒细胞性)、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骨及软组织肉瘤、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鳞癌、睾丸癌、胃癌、肝癌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为直接作用于DNA,抑制DNA合成,也抑制RNA转录,缺乏特异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同时盐酸多柔比星注射剂有心肌损伤、继发性恶性肿瘤,外渗和组织坏死,严重的骨髓抑制等严重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严重限制了多柔比星在临床中的应用。


表四 2016-2021年公立医院多柔比星制剂销售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995年上市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Doxil®是FDA批准的首个抗肿瘤纳米药物。将盐酸多柔比星包载于PEG修饰的脂质体中,该脂质体在血液中可阻止调理素与其结合,从而降低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亲和力,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增强疗效。Doxil®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至少90%的药物在循环过程中仍保持脂质体包被状态。利用长循环特性,Doxil®可更多透过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被动地聚集在肿瘤组织周围,更高效的将药物输送至肿瘤部位,而多柔比星注射液缺乏这种靶向能力,在体内分布较为广泛,无法精准到达肿瘤组织。

除此之外,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相比于注射液在安全性也有提升。多柔比星注射液的半醌代谢物会在心肌细胞内大量累积,引发不可逆的心肌损伤,心脏毒性发生率较高。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外层结构能够有效阻挡药物与心肌细胞的直接相互作用,使得心肌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大幅降低,显著降低了心脏毒性的发生风险。普通多柔比星注射液常常导致患者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数量急剧下降,使患者免疫力严重下降。多柔比星脂质体则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骨髓中的正常造血干细胞,维持患者正常的造血功能,减轻骨髓抑制程度。在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输液过程中,因药物外渗增加输液部位组织坏死的风险。脂质体可避免在输液过程中药物与输液部位组织直接接触,从而降低组织坏死风险。

将盐酸多柔比星注射剂改为脂质体后,极大增强了盐酸多柔比星在临床中的应用。



紫杉醇脂质体

紫杉醇作为一种天然抗癌药物,由于其全新独特的作用机制,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乳腺癌、巢癌和部分头颈癌和肺癌的治疗。目前市场上有紫杉醇注射剂、紫杉醇脂质体注射剂和白蛋白紫杉醇注射剂,绿叶制药的力朴素™是全球唯一一个紫杉醇脂质体产品。根据表五所示,2019年之前,紫杉醇脂质体制剂销量最高,随着其强力竞品白蛋白紫杉醇制剂的后来居上,目前紫杉醇脂质体制剂销售额呈下降趋势。


表五 2016-2021年公立医院三种紫杉醇制剂销售额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紫杉醇注射剂于1992年12月29在FDA上市,处方组成为紫杉醇、无水乙醇、聚氧乙烯蓖麻油,美国原研的紫杉醇注射液是将紫杉醇溶于聚氧乙烯蓖麻油与无水乙醇的复合溶媒中,以增加溶解性。但是,该溶媒(聚氧乙烯蓖麻油)进入人体后会引发组胺释放,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和危及生命的超过敏反应。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前需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以及专门的输液设备。

针对不良反应,2003年国内上市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处方组成为紫杉醇、卵磷脂、胆固醇、苏氨酸、葡萄糖。脂质体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为难溶性药物提供了很好的结合部位,可明显改善紫杉醇的溶解性,同时可避免溶媒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从源头上解决了市售制剂因溶媒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程序也得以简化。国内上市的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在使用前与普通紫杉醇注射液一样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抗过敏药,且复溶后粒径增大,药物易泄漏,同样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安全性较普通紫杉醇注射液有了较大的提升。


两性霉素B脂质体

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用于患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以及因肾损伤或药物毒性而不能使用有效剂量的两性霉素B的患者。如表六,2016至2020年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销售额逐年增长,但2021年出现显著下降。


表六 2016-2021年公立医院两性霉素B制剂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液销售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两性霉素B自1958年上市以来,在对抗深部真菌感染的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能够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相结合,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受到损伤,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如核苷酸、钾离子、氨基酸等不断外漏,从而破坏细胞的正常生长代谢,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两性霉素B对新型隐球菌、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等多种真菌都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在治疗真菌性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时有着关键作用。传统的两性霉素B制剂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良好抗菌作用的同时,也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尤其是严重的肾毒性,以及寒战、高热、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因溶解性极差,在传统制剂中需使用增溶剂进行增溶。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进入体内后主要与血液中的LDL结合,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LDL受体表达丰富,使其具有明显的肾毒性。两性霉素B在输液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寒战等不良反应,这是由于两性霉素B可被Toll样受体2和单核细胞表面的跨膜信号蛋白CD14识别而诱导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引发输液相关不良反应。

针对普通制剂的严重副作用,1997年8月11日在FDA上市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液(Ambisome®)利用脂质体将两性霉素B进行包载,Ambisome®更容易被网状内皮系统丰富的组织,如肝、脾等摄取,从而减少了药物在肾脏中的分布,大大降低了肾毒性。同时脂质体可将TLR2型应答转变为TLR4型应答,减少了促炎细胞因子的上调程度,进而减弱了输液反应,极大提高了制剂的安全性。脂质体中的两性霉素B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真菌提高了药物的疗效。


总结

全球药物市场基于脂质的纳米载体药物已上市多款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除了目前已应用的领域外,在其他领域也逐渐有所应用。例如在眼部疾病治疗中,使用脂质体载药体系治疗眼部感染。此外,基于脂质的纳米载体在抗疟疾治疗、制备疫苗(如流感疫苗)、克服生物屏障(如血脑屏障,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基于脂质的纳米载体药物在全球和中国市场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应用,预计将有更多基于脂质的纳米载体药物问世,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参考文献:

[1]华经产业研究院. 2025年中国脂质体药物市场规模、销售额及重点企业分析

[2]摩熵咨询. 基于剂型改良的复杂注射剂分析——脂质体篇


深圳市新阳唯康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91 2959 8229(陈总)
        199 2656 1149(陈经理)
        199 2641 4326(刘经理)

总部: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凤凰社区观光路3009号光明招商科技园A3栋
生产基地:深圳市光明区卫光生命科学园

商务团队
商务工作
公众号
招聘联系
招聘部:0755-21010288
           

联系地址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19129598229